家长的纠结:零起点 vs 抢跑风

405 views

  让幼儿园小朋友提前学数学、读拼音、念英语已是普遍现象。幼儿园放学后以及周末时段,在上海大街小巷,人们几乎听不到孩子们游戏的欢声笑语,更多的是家长带着孩子赶赴各培训点接受教育的行色匆匆。

  让孩子从小进入名校素为众多上海家庭所希望,而传说中数学水平至少达到熟练计算20以内加减法、拼音一个月就要过关考等门槛和神速教学让家长们未雨绸缪地给孩子抓起学习。为了配合“幼小衔接”,一些培训机构也设计了超前的课程计画:在大班寒假赶完下学期课程,下学期则如高考前一样集中复习。

零起点试行 抢跑依旧

  正在试行的“零起点”教学一方面让为被“学习”所累的家长们心中欢喜、跃跃欲试;另一方面也让其心生忧虑:真的敢让孩子“零起点”进入小学吗?

  冰冰的妈妈陈女士说,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是决定让孩子先接触些基本的数学和拼音知识。如陈女士一样抱着不敢把孩子当试验品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丁先生的女儿也是个准小学生。他表示,虽说,教委将全面实施零起点教学,可看看朋友们家中同龄的孩子几乎没有不“抢跑”的。尴尬之余,他还是给女儿报了学习班。

专家:抢跑揠苗助长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问题专家包蕾萍坦言,十分赞同教育部门推出的“零起点”教学举措。她认为,如今盛行的“抢跑风”对幼儿来说无异于“揠苗助长”,并质疑如此培养出的“天才”,是否为真正的天才。

  在儿保专家的眼中,把小学的学习内容强加给学龄前儿童,的确对其身心发育百害而无一利。上海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保健所专家马士薇说,过早学习书本知识、练习写字,必然忽视游戏与运动,会对幼儿成长,尤其是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据介绍,感觉统合能力与孩子将来学习能力关系密切。

  致力于青少年心理保健研究的新华医院专家张劲松也表示,幼儿园阶段正是学龄前儿童想像力、创造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发展的关键时期,过早学习抽象知识不仅定格孩子的思维,遏制其想像力和创造力,也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在包蕾萍看来,名校的招生方式促成社会对待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有探索出一套科学、公平、透明的小学招生录取方式,改变考试择优现状,才能让家长从心底响应“零起点”教学举措,更注重培养幼儿各方素质,让他们真正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