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创办人张勇:企业现代化管理四要素

388 views

  不断强调企业必须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张勇,曾到长江商学院就读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为管理理念充电。他认为,要做到现代化管理,企业必须在四方面加强。

  ‧首先,一定要制度化管理。必须公平公正地管理人力资源。
  ‧再来,流程化操作,制度和流程分不开。比方,企业开会要将所有的流程定下来,才可以确保有效地操作。张勇说:“很多大公司可能比较注重这些方面,但小公司可能做得不够,我觉得很多小公司被搞掉,就是流程化出问题。”
  ‧第三,有效监督,以确保要做的任何一件事情,能够一跟到底。
  ‧最后,尽可能地考核数据化。张勇说:“数据化不是你赚多少钱。财务很重要,但如果只以赚钱来考量一个人的能力就太简单化。”

  张勇说,企业内部下属向上司汇报工作,经常会出现扭曲的问题,如何做到真实的考核,就必须数据化,考核的原则是不能考核他不能决定的事情。他举例,如果只看财务数据,考核新加坡的店长能不能赚钱,就忽略很多问题,包括新加坡人爱不爱吃火锅;店开在新加坡哪个位置、菜价、员工工资、原料价格等因素,都不是店长能决定的。“就好像派到沙漠开火锅店,一年只来三个驴友,还不吃火锅的,怎么赚钱? 如果到王府井开店,肯定赚钱,这不是一个公平的比较。”

新加坡经验 启发海底捞企业管理

  海底捞在新加坡的克拉码头开业,相当有特色的服务和品牌特征,马上就引起了很多业者的关注。不过,张勇说,海底捞来新加坡开分店,不敢谈对本地餐饮业产生什么改变,而是来学习和取经的。
  他说:“新加坡很多餐饮公司的管理都是优于我们。无论是管理或标准化的追求,都走在我们前面,很值得学习。”
  他表示,新加坡的餐饮环境竞争激烈,非常残酷,顾客人数少,同行竞争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品牌都做得很好,非常不容易。海底捞也是因为拥有较知名的品牌优势才有人上门光顾,不然估计生意也会很黯淡。
  张勇说:“新加坡的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已经非常发达,本身水平就很高。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来,不是来改变什么,也没有这个力量。”
  他说:“要真正改变,不是提供个眼镜布、擦个皮鞋就能够改变的,这些改变不了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本质。”
  张勇在新加坡开店的过程中,新加坡的经验被他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管理方面。刚开店时,因为外劳政策本地员工与外籍员工配额的限制,导致聘请员工面临一些问题。但张勇却在应对的过程中,也把配额的概念运用在中国的分店管理上。他说,“以前也为分店评级,但是难以控制,什么叫A级、B级店? 如何区分? 现在我也限定比例和名额,比方说第一名到第三名就是A、第四到第六就是B,剩余的就是C,这样划分,大家就会积极地竞争和互相监督,进而提升水平。”
  他也注意到在新加坡,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看到“Stop”的交通标志都会停下来,虽然驾驶人士须要停那么一下,但是整体交通更顺畅,让他提出了流程化操作的概念。
  他表示,流程化有时候看似效率很低,但大家各司其职的时候,整个企业的效率会提高,这就是流程化操作的优势。
  另一方面,新加坡的执法严格,而这也是张勇在企业管理中用到的原则。他表示,管理企业也是要有法制、流程的概念,以确保一个良好的想法和点子能够有效地执行和坚持,新加坡在这些方面非常值得学习。